U3 AR 視覺影像RTK,效率超越想象
U3 AR 視覺影像RTK,效率超越想象
// AR加持、效率倍增”
U3 AR 視覺RTK,AR影像加持,實景AR放樣,所見即所測。
“手簿+主機”雙AR影像可以滿足放樣全流程作業中的智能引導工作:中視距使用手簿AR攝像頭,快捷引導;短視距采用主機高感光攝像頭,精準指示。
視距長短可自行設置。
多傳感器融合 IMU/GNSS/影像多傳感器融合,使姿態、位置、影像能夠精準同步。
微光鍍膜鏡頭 采用微光級影像器件,在傍晚和清晨仍可輕松作業,550nm鍍膜鏡頭,有效降低紫外線干擾。
3D姿態引導 自研AR輔助放樣做法,支持3D姿態引導,放樣效率更高。
// 無感慣導,又快又從容”
板載IMU慣導模組,無需專門初始化,設備即開即用。
無感校準 快速初始化作業,無需專門校準。
400Hz傳感器 高數率傳感器原始數據輸出,精準無需等待。
3D姿態引導 自研AR輔助放樣做法,支持3D姿態引導,放樣效率更高。
// 信號強悍,數據精準”
U3 AR 采用天琴Ⅱ代芯片,支持全星座全頻點GNSS信號接收。
密林、高樓、高壓線路等遮擋、強干擾環境下,依然信號穩定,數據精準。
// 數據+人員,多重安全保障”
數據安全采用數據庫對測量數據進行管理,可恢復誤刪丟失數據。另外測量數據RTK主機和手簿雙重備份,數據安全有保障!
人員安全 新版軟件創新添加了軌跡返航功能,作業過程中,軌跡數據全程記錄,如遇到迷路、無網絡等極端情況,U3 AR 無需網絡也可實現軌跡返航。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轉載,轉自原創UFO測繪微信公眾號文章,出于傳遞信息及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立場,本網站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相關
白芝勇:用點線繪就精密測量人生
日前,在北京地鐵12號線2標項目工地,來自地鐵建設一線的100多名建設者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老師”。他就是中國中鐵一局五公司精密測繪公司測量高級技師白芝勇。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白芝勇近一段都奔忙于基...
龔健雅院士:標準化是中國測繪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
武漢大學龔健雅院士多年來致力于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化工作,他牽頭編制的國際標準《地理信息影像與格網數據的內容模型及編碼規則第一部分:內容模型》,作為中國主導編制的首個地理信息國際標準已正式發布。日...
全站儀免棱鏡測量步驟詳解
全站儀的免棱鏡測量(也稱作無棱鏡模式)是一種先進的測量技術,它允許用戶在不使用反射棱鏡的情況下直接測量遠處的目標。這種技術特別適用于在開闊區域進行大面積測量,比如農田、森林、湖泊等,或者在城市環境中進...
從各地“十三五”規劃看新型基礎測繪建設
“十三五”時期是推進新型基礎測繪建設的關鍵時期。2015年,國家測繪地信局提出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并將其寫入《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經國務院批復,以國函〔2015〕92...
徠卡TZ12全站儀讓您輕松應對高鐵隧道導線測量
項目背景 京唐城際鐵路為服務于京津冀地區的一條具有重要意義的城際高速鐵路。起點位于北京站,終點位于河北唐山站,3標段工程為香河站,站中心里程為DK72+368,目前,中鐵三局集團四公司京唐高鐵3...
CHINTERGEO 2020青島會“新成果”大閱兵,科力達五大看點!
9月25日,以“攜手并進,逆流而上”為主題的CHINTERGEO2020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展覽會在山東青島召開,科力達攜最新發布的智能全站儀系列、RTK超越版系列、幻影H700無人機航測系...
中國測繪學會2019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10月16日,以“創新融合 智繪未來——測繪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中國測繪學會2019學術年會在江蘇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是一場學會建會60周年的盛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何維、自然資...
第三極立體觀測布下“天羅地網”
“監測第三極水循環,除了跟蹤氣溫、濕度、氣壓,降水、風速等傳統氣象要素外,還需要通過測量大氣水汽中氫和氧穩定同位素比率來獲得更多關于水循環的信息。”第二次青藏科考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表示,科考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