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第二測繪院應急測繪分院黨支部打造應急測繪鐵軍
浙江省第二測繪院應急測繪分院黨支部是浙江省應急測繪的主力軍。分院黨支部率領全體黨員,長期堅持打造一支能學習、敢吃苦、打硬仗、講奉獻的應急測繪鐵軍,取得不凡的成績,先后獲得中共浙江省直屬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工人先鋒號、浙江省青年文明號等,1人在11·13麗水里東村山體滑坡搶險救援工作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三等功,1人在9·28麗水蘇村山體滑坡搶險救援工作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二等功。
務實基礎 打鐵還需自身硬
應急測繪分院多為青年人,平均年齡30歲出頭,青年人思想多元、個性十足,對精神和物質上要求也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樹立積極向上、能打敢拼的良好風氣,是擺在分院黨支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黨支部積極適應應急特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的應急測繪鐵軍。認真執行基層黨建工作的各項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凡重大問題都要召開支委會討論決定。黨支部委員努力在加強理論學習、嚴守黨的紀律、嚴格黨內生活、深化作風建設等方面為分院黨員與職工作出表率。黨支部支委會成員根據工作職責分工,分別加入到3個作業組中成立黨小組,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分院的生產與技術研究工作。要求全體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做到“三個必須”:一是支部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院黨委各項工作部署;二是面對應急保障工作中的危重任務,支部黨員特別是支委會成員必須沖鋒在前,發揮帶動作用;三是支部黨員必須帶頭學技術提本領,帶領職工不斷提升崗位能力與創新能力。
快速響應 勇當救災先鋒隊
應急測繪面對的往往是急難險重任務,支部摸索出“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打造堅強戰斗堡壘”的經驗,也讓員工碰到困難時能找到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自分院成立以來,先后圓滿完成了在“海葵”“菲特”“燦鴻”“莫蘭蒂”“鲇魚”強臺風,以及麗水里東村、蘇村山體滑坡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測繪保障。每次都是黨員干部帶頭奮戰一線,克服陰雨不斷、交通不便、供電不足、身體不適等重重困難,餓了就啃一口干糧,困了找個地方瞇一會兒,始終堅守在災害現場,不斷提供影像圖和埋深圖等影像資料,制作出滿足專家組救援方案研判精度要求的地形圖,為省委省政府領導、應急指揮辦公室、現場武警部隊、消防部隊、水利、國土、交通等部門的精準救援提供了寶貴資料,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他們的每一個工作場景都構成了一幅感人的救災畫面,為整個行動傳播了正能量,也展現出了測繪人的過硬作風和敬業奉獻精神。
無私奉獻 敢于擔當顯本色
長期以來,支部黨員們愛崗敬業、勇于擔當,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務實、創新、嚴謹、奉獻”的浙江測繪精神,為群眾作出榜樣,團結帶領群眾打開工作新局面。
支部黨員帶頭實干擔當、創新拼搏。內業一組組長鄧廷起是來自武漢大學遙感重點實驗室的學霸,在一次與電力部門的交流中,鄧廷起了解到電力選線選址過程中迫切需要剝離植被的高精度數字地表模型。他利用空余時間翻閱了大量資料,發現70年代大煉鋼鐵時代,植被基本被砍伐殆盡,地表裸露。利用這一特點,鄧廷起提出了“基于早期禿山地表數據的三維影像地表植被分離技術”研究課題。該課題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精度基本能夠達到電力部門的需求,可為電力選線選址等工作節省大量的經費。
隨著無人機低空遙感技術飛速發展,大幅度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成為應急測繪分院黨支部的首要任務。近年來,分院引進了各種型號的無人機測量系統,在使用過程中,數據獲取組的職工發現,無人機存在更新換代快、安全系數低、維修維護成本高等問題。面對困難,大家在組長陳駿明、張帥和徐勛江3名黨員的帶領下迎難而上,鉆研學習,實現了大部分設備的自主維護維修,同時通過反復研究試驗,自主研制了多種型號的無人機測繪系統并成功應用到生產中,大幅降低了設備的運維成本,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文化建設 營造和諧黨群關系
黨支部始終把構建和諧的黨群關系作為支部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樹立為廣大群眾服務的思想,通過營造“三個氛圍”和搭建“三個平臺”,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黨支部真正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和聯系廣大黨員干部的橋梁紐帶。
一是營造科技氛圍。鼓勵職工勇于創新,敢于創新,通過創新實現新技術、新裝備向生產力的快速轉換,實現提能、增效、減負。近年來,應急測繪分院取得了多項無人機低空遙感系統發明專利,并成功地應用于生產,有效地提高了應急保障能力和作業效率。二是營造人文氛圍。鼓勵職工多讀書、讀好書,從傳統文化、傳統美德中汲取精華,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樹立測繪人良好形象。三是營造親情氛圍。鼓勵職工互幫互助、關心關愛,以黨員為帶動,做好“傳幫帶”作用,實現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分院的支部還積極搭建平臺,安排職工參加學習教育、技術培訓、技術交流等活動,不斷提高崗位能力;安排技術骨干承擔重點項目和任務,在實踐中提升綜合能力。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職工作為重點對象,多崗位、多層次地進行培養,發揮出他們更大的作用。及時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愿,解決他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鼓勵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做好黨務政務的公開,把績效考核、評獎評優、職稱評聘、黨員發展等各項工作放到陽光下,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讓職工放心,讓職工稱心。
更多相關
徠卡TZ05全站儀拱壩弦長觀測,賦能水電大壩防洪
南方強降雨帶一直持續,中央氣象臺連續41天發布暴雨預警,為2007年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建立以來時間最長。長江中下游流域降雨量498.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4.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
如何選擇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
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已成為工程測量、建筑建模、工業檢測等領域的重要工具。面對市場上眾多品牌和型號,如何選擇一款性價比高的設備成為許多用戶的難題。南京環球小編將從...
盤點2018:十大關鍵詞回顧測繪地理信息行業
站在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整個發展歷史角度來看,2018,這是一個值得整個行業銘記的時間節點。 下面我們通過十個關鍵詞來重新梳理下2018年勘測行業的發展脈絡,同時也回顧下整個2018各自的工作足跡...
回望2018,看中國北斗的崛起
2018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以突破歷史的37次發射,首次獨居世界航天發射次數年度第一,部署航天器數量居世界第二。成功發射18顆北斗衛星,完成北斗三號基本系統部署并投入運行,正式提供全球服務。而這背...
千尋知寸CORS與中國移動CORS有何區別
CORS是一種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的基礎設施,廣泛應用于測繪、自動駕駛、無人機、智慧城市等領域。國內主要的CORS服務商包括千尋知寸CORS(千尋位置)和中國移動CORS,兩者在技術架構、覆蓋范圍、服務...
記錄歷史,傳承文明—影像RTK助力歷史建筑保護 中海達V5 北斗海達TS6
廣東歷史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歷史的見證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建筑逐漸破敗消亡,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歷史刻不容緩。近年來,通過實景三維技術對歷史建筑進行精細化重建,能夠...
思拓力R2C彩屏全站儀,集顏值與實力于一體
近幾年,思拓力陸續面向市場推出過R1系列和R2系列全站儀,特別是R2系列,視角清晰、結構精密、測距快速,具備精準、穩定、高效、易用等特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領...
測量“尖兵”王西林:工程的精度不能有絲毫誤差
當華燈初上,人們早已進入夢鄉的時候,而在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軌道公司西南分公司所屬項目施工線路上,總是有這樣一個篤定的身影,他頭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衣操控著各種測量儀器,以測準每個點、放好每條線,確保...